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校准检测费用 流程JJG 207-2025
日期:2025-08-26 13:51 | 人气:4
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应用场景
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是传统但高精度的温度测量仪器,通过感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,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:
1. 气象观测
- 地面气象站、高空探测站测量气温、地温(地表/浅层/深层)、草温等,为天气预报提供基础数据。
2. 农业气象
- 监测农田、温室、果园的温度变化,指导作物种植与灾害预防。
3. 环境监测
- 生态站、自然保护区等长期温度记录,支持气候变化研究。
4. 科研与教育
- 大气物理、地理学等领域的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。
⚖️ 计量检定校准意义
保障气象数据准确性
温度表示值误差直接影响天气预报、气候分析的可靠性,校准可控制误差在±0.2℃内(如干湿球温度表)。
合规性要求
符合《气象法》及WMO(世界气象组织)对观测设备定期溯源的强制规定。
延长仪器寿命
通过检定发现液柱断裂、标度板偏移等问题,及时维修避免报废。
🔧 检定流程(依据JJG 207-2025)
1. 检定准备
环境条件:温度(23±5)℃、湿度≤85%RH;
标准器:
标准水银温度计(-60℃~+80℃)或标准数字温度计(MPE±0.05℃);
液体恒温槽(波动性≤0.04℃/10min,均匀性≤0.02℃);
游标卡尺(0~300mm,±0.04mm)。
2. 检定项目与顺序
| 项目 | 首次检定 | 后续检定 | 要求 |
| 外观检查 | ✓ | ✓ | 无液柱断裂、标度清晰 |
| 最高温度表特性(N值测定) | ✓ | - | N<90℃且准确至1℃ |
| 最低温度表游标性能 | ✓ | ✓ | 游标不突破液柱顶端 |
| 示值误差 | ✓ | ✓ | 按表1要求 |
| 相邻示值误差 | ✓ | ✓ | ≤±0.2℃(分度值0.2℃) |
3. 关键步骤
示值检定:
检定点包括0℃及整十度点(首次检定全覆盖,后续检定≥6点);
全浸式恒温槽中稳定时间:水银表≥3min,有机液表≥7min;
读数顺序:标准器→被检表1→被检表n→反向重复,共4次读数取平均。
N值测定(最高温度表):
直接法/冷却法/卡尺法测量毛细管0℃至驻留点间水银柱长度(单位℃)。
数据处理:
示值修正值 Δ = (标准器平均值 + 标准器修正值) - 被检表平均值;
相邻示值误差 Δ' = Δᵢ - Δᵢ₋₁。
📊 技术要求(核心指标)
表1:示值误差允许范围(摘要)
🔍 其他要求:
- 最高温度表水平/垂直放置示值差≤0.1℃;
- 液柱无气泡、断裂、挂壁;
- 标度线宽度≤分度间距1/5。
💰 预计费用参考
| 服务类型 | 价格范围 | 说明 |
| 实验室检定(单支) | 300~800元/支 | 含示值误差、相邻误差等 |
| 现场检定 | 加收500~2000元 | 需携带恒温槽等设备 |
| N值测定(首次) | 加收200~500元 | 仅最高温度表 |
| 备注:费用因地区、设备精度(如标准器等级)及检定点数量浮动。 |
⚠️ 常见问题与处理
液柱断裂或气泡
现象:读数跳跃或不连续。
处理:轻弹管壁或加热冷却修复,无法修复则判不合格。
最高温度表N值超差
原因:毛细管工艺缺陷或长期使用变形。
处理:首次检定时N>90℃或误差>1℃即不合格。
有机液体沉淀
现象:液柱浑浊、读数模糊。
处理:无法清洁时更换温度表。
示值漂移
原因:感温泡玻璃老化或液体理化性质变化。
处理:修正值超差即降级或报废。
⏱️ 检定周期与证书
周期:不超过3年(恶劣环境需缩短);
证书:合格出具《检定证书》(附修正值表),不合格出具《检定结果通知书》并注明原因。
💎 总结
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的检定是保障气象数据 “源头准确” 的关键。通过严格执行 JJG 207-2025 ,可确保从地面观测到深海探测的温度数据可靠性。未来随着智能气象站普及,传统温度表的检定技术仍将作为 量值溯源的基石 长期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