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> 燃气报警器校验检测的具体流程是什么?

燃气报警器校验检测的具体流程是什么?

日期:2025-08-12 15:34 | 人气:52

燃气报警器的校验需通过“标准气体模拟泄漏场景”,结合专业设备检测其报警准确性、响应速度等关键性能,确保在实际泄漏时能可靠预警。以下是具体流程(参考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》JJG 693-2011):

一、校验前准备(核心:安全与设备适配)

1. 环境与安全控制

  • 操作场地:通风良好的空旷区域(远离火源、电火花,避免标准气体积聚引发危险);

  • 安全防护: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、防护眼镜,准备灭火器(适用于燃气类型,如干粉灭火器);

  • 设备断电:校验前断开报警器的联动装置(如切断阀、排风系统),避免校验时误触发切断燃气或排风,影响校验准确性。

2. 设备与标准物质准备

  • 标准气体

    • 浓度:对应报警器的报警阈值(如天然气报警器通常设为0.4%VOL,即爆炸下限的20%,需准备0.4%±0.04%VOL的甲烷标准气);

    • 类型:与报警器检测气体一致(如检测液化气用丙烷标准气,检测天然气用甲烷标准气);

    • 资质:气体需有计量证书(确保浓度准确,溯源至国家基准)。

  • 校验工具

    • 气体流量计(控制标准气流量,通常0.5-1L/min);

    • 连接管路(惰性材料,如聚四氟乙烯管,避免气体吸附影响浓度);

    • 秒表(记录响应时间);

    • 零点气(洁净空气,不含目标燃气,用于校准零点)。

3. 报警器状态检查

  • 通电预热:报警器开机预热30分钟(确保传感器稳定,避免因预热不足导致误差);

  • 外观检查:外壳无破损,接线牢固,显示屏正常(无乱码、缺划);

  • 零点检查:在洁净空气中,报警器显示浓度应≤0.05%VOL(无报警状态)。

二、校验核心步骤(分“零点校准→报警点校准→响应时间测试”)

1. 零点校准(消除基线漂移)

  • 目的:确保无燃气时报警器不误报(基线稳定)。

  • 操作

    1. 将零点气(洁净空气)通过管路连接至报警器的检测探头(气体入口);

    2. 控制流量0.5L/min,持续通入3分钟(让传感器充分接触零点气);

    3. 观察报警器显示值,若显示浓度>0.05%VOL,通过设备“零点校准”功能调整至≤0.05%VOL(部分报警器需专业软件操作,或长按校准键)。

2. 报警点校准(核心:确保浓度达标时报警)

  • 目的:验证报警器在设定报警浓度(如0.4%VOL)时能否准确报警。

  • 操作

    • 合格判定:30秒内发出声光报警(声音≥85dB,灯光闪烁),且显示屏显示浓度与标准气浓度偏差≤±30%(如标准气0.4%VOL,显示0.28-0.52%VOL均合格);

    • 若不报警或偏差超标:通过“满度校准”功能调整(如将0.4%VOL标准气对应的显示值修正为0.4%VOL),重复测试直至合格。

    1. 连接标准气体钢瓶与流量计,将出气口对准报警器探头(距离5-10cm,确保气体充分接触传感器);

    2. 缓慢开启气瓶阀门,调节流量至0.5L/min,通入设定报警浓度的标准气(如0.4%VOL甲烷);

    3. 同步启动秒表,观察报警器状态:

3. 响应时间测试(确保报警及时性)

  • 目的:检测从燃气接触传感器到报警的时间,避免延迟导致危险。

  • 操作

    1. 同“报警点校准”步骤,通入标准气的同时启动秒表;

    2. 记录从气体开始通入到报警器首次发出报警信号的时间(响应时间);

    3. 合格标准:响应时间≤30秒(催化燃烧式传感器)或≤60秒(半导体式传感器,精度较低)。

4. 重复性验证(确保性能稳定)

  • 目的:排除偶然因素,确认报警器多次测试结果一致。

  • 操作

    1. 重复“报警点校准”步骤3次(每次测试前用零点气吹扫探头1分钟,避免残留气体影响);

    2. 3次报警浓度显示值的极差(最大值-最小值)应≤0.1%VOL(如三次显示0.38%、0.40%、0.42%,极差0.04%VOL,合格)。

三、校验后收尾(安全与记录)

  1. 安全处理

    • 关闭标准气瓶阀门,继续通入零点气5分钟(吹扫管路和探头残留燃气,避免残留气体引发后续误报);

    • 恢复报警器联动装置(重新连接切断阀、排风系统),通电测试联动功能是否正常(如报警时能否自动切断燃气)。

  2. 数据记录与证书

    • 记录校验信息:设备型号、序列号、标准气浓度、零点值、报警点显示值、响应时间、校验日期、操作人员;

    • 专业机构需出具《校准证书》,注明合格项与不合格项(不合格需维修后重校)。

四、注意事项(避免安全风险与校验误差)

  • 标准气使用安全:严禁在密闭空间操作,标准气钢瓶需固定(防倾倒),剩余气体不可随意排放(需专业回收);

  • 探头保护:避免标准气流量过大(>2L/min)冲击传感器,导致性能衰减;

  • 环境影响:校验时环境温度需15-35℃(温度过低会导致传感器响应变慢),湿度45-75%RH(湿度过高可能引发误报)。

总结

燃气报警器校验的核心是“用标准气体模拟真实泄漏”,通过零点校准确保无泄漏时不误报,通过报警点和响应时间测试确保泄漏时能及时、准确报警。整个流程需严格控制气体浓度、流量和操作安全,校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—— 这是保障用气安全的关键环节,不可简化或省略。


文章标签:

燃气报警器